宣传健康生活理念,弘扬优秀传统学问
京万红药业做客“学问和自然遗产日”非遗直播活动
文/总经理办公室
6月13日是2020年“学问和自然遗产日”,围绕“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的年度活动主题,天津市学问和旅游局以传统体育、传统医药和餐饮类非遗项目为重点,结合天津地方特色,策划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普及非遗常识,宣传健康生活理念,弘扬优秀传统学问。
为彰显中医药对于抗击疫情、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在6月13日当天,市非遗保护中心登陆在艺APP、Tencent、搜狐等直播平台,对话天津市传统中医药非遗项目,详解技艺细节和创新过程,揭示传统中药在对抗疫情和临床实践中体现出的适应性和独特优势。
京万红药业技术部部长赵宇作为对话嘉宾,携两项非遗技艺《京万红软膏组方与制作技艺》(国家级项目)与《乐家老铺沽上药酒传统制作技艺》(天津市级项目)到场,谈古方、话药性、辩病理、讲技艺,以详实平易的语言谈古论今,为数十万直播观众讲述京万红软膏诞生的故事,剖析传统中医药的独特魅力。
直播中,赵宇部长通过软膏剂对烧烫伤创面发挥保护作用的讲解,为大家普及了剂型与工艺选择是为临床服务的道理,并进一步讲述了传统中医“煨脓生肌”的治病机理。
通过携带到现场的京万红软膏原料药材,赵部长讲解了中药的药性特征及有效提取成分。使天津百姓真正了解了京万红软膏,这一家喻户晓的外伤常备药,原来经历了千年发展传承,拥有配伍严谨的组方与固执坚持的制作技艺。直播中赵部长还直观展示了家庭自泡药酒与依照药酒制作工艺所生产出的药酒的区别,让大家了解到了,药酒是炮制而非泡制出来的。
直播活动汇聚了丸、散、膏、酊四大剂型,达仁堂清宫寿桃丸宫廷秘方及其传统制剂工艺国家级传承人郭玉凤、宏仁堂紫雪散传统制作技艺市级传承人马祥海、隆顺榕藿香正气水传统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高强三位老师也讲述了天津中药制药人在发展中的坚守与创新故事。
6月2日,习大大总书记在主持专家学者卫生健康专题座谈会时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历史上,深得水陆交通之利的天津是我国中成药生产的发祥地之一。
继本次直播活动后,市非遗保护中心还将在“天津非遗中心”微信平台集中上线“承古立新”与“仁者爱人”专题,展示天津传统医药项目技艺,对话非遗传人,追溯传统中药项目发展历程。届时京万红药业老药工武成泽将现场讲述数十年如一日的制药坚守,并演示传统方法制作京万红软膏的技艺流程。
据悉,今年“学问和自然遗产日”全市将推出近40项线上和线下系列活动。
企业邮箱